【收藏】终于明白了!机关单位、企业、个人养老金原来这么计算!
点击上方“中国普法”关注我们
养老金按年划档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我们的养老金要按照工龄计算档次。
10年以下是一档,10~20年是一档,20年到30年是一档,30年到35年是一档,35年以上是一档。
这种划分方式实际上是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工资发放比例。
实际上企业的养老金计算早就不使用这种方式了,90年代我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我们采取的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方式。不过相应的差距在越来越大。
2005年国家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已经变成了按缴费年限确定养老金高低的基础养老金、按退休年龄和缴费数额确定高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2014年10月,国家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过对于过渡时期的中人,实施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的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对于老办法待遇计算仍要使用按工龄计算级别的方式。
过渡期结束以后都要使用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按照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积余额等因素挂钩了。
现在的养老金计算
对于企业人员来讲,目前是缴费每一个月都可以转化为一定的养老金。
而且养老金高低跟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指数、退休年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等等许多因素有关。
缴费39年,如果我们每一年的缴费基数都是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那么我们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
这样,基础养老金等于3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30年,基础养老金就是30%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各地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并不相同,而且各地的相应统计口径也不一样。从2019年开始,国家要求以全口径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估计以后计算养老金待遇也要按照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过去很多地区都是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比如,青岛市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7570元,而私营单位只有4336元,月平均工资只有5733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主要跟个人账户的余额和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有关。
这样缴费年限就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了。
由于我们国家普遍是1996年建立起的个人账户,至今也就20多年。如果我们缴费基数一样,可以说缴费30年和缴费39年个人账户的余额都是一样的。这样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一样的。那么,39年工龄的人就会吃亏吗?国家当然不会这么规定。
对于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国家规定可以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过渡性养老金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比实际缴纳养老保险产生个人账户养老金要划算的多。
以山东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有一年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可以领取1.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另外基础养老金还会计算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社会平均工资是6000元,一年这样的年限就能够增加每月养老金140元左右,非常非常划算。
因此,目前只有机关事业单位还沿用着部分按工龄计算养老金档次的情况,未来将取消。
最终大家的养老金计算都会统一到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中,主要跟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相挂钩。
往期精彩:
来源:全国总工会
编辑:路双英 王佳茹 刘海滨
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敬请关注“中国普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谢谢阅读!觉得不错,请您点赞留言!